摘自老通城酒业
60后的不易
00后从来不屑倾听
一部《大江大河》
却用3个主人公的故事
让两代人达成了和解
近日,热播剧《大江大河》迎来大结局。从开播到结束,这部剧口碑炸裂,豆瓣评分长期维持在8.9分,成为豆瓣2018年评分最高的国产剧,创造网播、收视双冠佳绩。
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这部歌颂改革开放40年成就的献礼剧,让00后与父辈,甚至爷爷辈坐在了荧幕前,一起因剧情的推进兴奋鼓舞,又或者感动流泪,它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呢?
《大江大河》有三位主人公,咱们武汉演员王凯饰演的宋运辉,杨烁饰演的雷东宝,以及董子健饰演的杨巡。三位剧中人物的身上,满满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生活写照。
宋运辉天资聪颖,却出身不好,但是他把握住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机会,实现命运的转折,端上国企的饭碗。在国企,他一步步晋升,奠定成功人生的基础,他的经历是改革开放初始读书改变命运大学生的缩影。
宋运辉的姐夫雷东宝来自农村,是根正苗红的复员军人,干劲十足。在乡村改革的浪潮中,他带领村民紧跟国家政策,走在时代前沿,带领村民发家致富。后期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,眼界不够开阔,绊倒在新事物脚下。
与宋运辉代表的国有经济和雷东宝率领的集体经济不同,第三集才登场的杨巡是个体经济代表。他为了一家人的生计,从卖馒头的小摊贩做起,抓住过商机,也踩踏过陷阱,几经波折,最终拥有了自己的产业。他的经历映射了无数个体户的奋斗史。
剧中的三个主人公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史,他们有顾虑,也有彷徨,会世故,更懂得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宋运辉为了通过上大学的政审,顶着烈日,站在县革委会楼下,倔强的背诵人民日报社论。
没文化考不上军官的雷东宝,刚复员就想带领全村老百姓发家致富。农村改革的文件下来了,但是怎么落实,他挠破头皮也想不明白。
个体户杨巡想盘下电器市场做大,却被身边所有人阻挠,他厉声控诉:“你知道社会上的人怎么看我们的吗?觉得我们出去挣钱是为了自己,一点都不光彩,这就是有罪。”
站在改革开放的起点,没有人知道命运的车轮将转向何方,但有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,一直驱动每一个人前进。
人民日报官微这样评价《大江大河》:没有顺风顺水的“主角光环”,更没有完美无缺的人物设定,有的只是一份“不可能,我不信”的执拗,一种“选择站在正确一边”的胆识。望见大江大河的宏观之势,捕捉朵朵浪花的微小之姿……
一代人,有一代人的使命。我们赶上了中国百年来,国运蒸腾日上的时代。
老通城酒也在40年间书写了一篇自己的故事。
1953年,老通城掌门人曾厚诚去世,思想进步的5名子女申请不继承遗产,老通城成为武汉第一家私营改国营的餐馆。
十年浩劫过后,1976年老通城重新装修,在李先念同志的过问下,恢复店名,1978年重装开业,当时这里拥有中南地区设施最齐全最高档的外宾接待厅。
经常会有演艺圈人士慕名前来老通城。那时候,接待名演员在酒楼或多或少会引起一些骚动。如曲艺界的侯宝林、马季、姜昆、冯巩,以及演哑剧的王景愚等。冯巩和王景愚第一次来老通城时还不是很出名,老通城职工后来还是在春节晚会上认出了他们,“这不是上回来的那个谁吗……”
1986年,装修后的老通城一楼针对散客,三楼则为包厢,生意好到排起长龙。
1987年法国军队足球队来访,赛后宴请安排在老通城。优美的环境和精美的食物,让同样精通美食的法国客人吃后非常满意,队员们兴奋地在楼上楼下跳舞。法方领队感激地说:“这些孩子不远万里来到异乡,受到热情款待,感到像在自己家乡过节一样。”
1989年,老通城酒楼全年营业额达到2000万元,成为当年全国餐饮业销售冠军。
1993年,老通城探索“国营改民营”,成立湖北省第一家餐饮行业股份制公司。
一份三鲜豆皮,配上一碗酒,成为几代武汉人过早的标配。老通城的品牌,也在岁月的打磨中,越显锃亮。
在改革开放的长河中,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,每个人都能看到改革开放的力量。
再长的路,一步步也能走完,再短的路,不迈开脚也无法达到。
大江大河一杯酒,岁月可回首。
大江之魂,大河之气,滚滚激荡于这个时代,和每个人的心中。